用將者為王
在變成自營商以前我的觀念是,投資人跟不動產是可以產生經營最大的效益的,並且朝著《用將者為王》這個觀念執行著,也一直覺得,管理就是,管事理人,只要把頭管好,下面的人就沒有問題了,而年輕的時候在心裡排名第一順位的是:兄弟跟朋友,不過關於開店件事,我想是因為我太感性了,有時候過於替對方著想,忘了替自己跟家人著想,導致於自己吃虧了,對方卻也不覺得感恩,因而產生出很多不喜歡的後果,後來回想起來這樣的方式並不太適合我,陸續做了徹底的改變。管理的結構沒有甚麼變化,但少了些情感,取而代之的是規範,漸漸地改變了投資的方向。
投資不動產,股票
投資人,應該要改成投資自己
在公司工作了7,8年,開始覺得很多事情一直重複著,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每個月不斷地開著主管會議,卻無法改變一些覺得應該要改變,對公司好的事情,久而久之,想改變的事情的想法也漸漸放棄了,覺得在這個環境大概就是這樣了,然後呢?
但是公司對我其實不錯,當然,也沒有甚麼抱怨可言,只是覺得,自己好像還可以做些什麼,可以把時間還給自己跟家人,實現一些小時候的理想。
而想要創業的具體原因,除了小時候的夢想之外,想把多的時間給家人,陪著小孩成長,是當中最大的目的了,而另外就是一種自以為格局很大的心態,想要帶著兄弟一起創業,讓兄弟可以改善生活的條件,記得前幾年父親離開的時候,傷心是必然的,但其實我並不太難過,因為那些年,我已經帶著他們去過很多地方了,也一起跟著他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至少沒有那種心態是,等我成功了,我就要XXXXX,
因為很多事是等不了的。
來開酒吧吧!
腦海裡浮出來了這個聲音,一間像是天母梨舍的樣子,有著我們喜歡的搖滾樂,有著讓人願意停留的空間跟理由,有著更好喝的飲品,也紀念著我跟潔西相遇的地方。在上班的時期因為已經接近公司的管理核心,要離職得要花上一些時間,加上主管們的慰留,前前後後花了將近1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離職的程序,也在這段時間,撥空規劃著,即將實踐的夢想。
找了大嘴跟夭壽男來策劃
當時的大嘴,還是屬於四處打零工,沒有什麼特別的專業,沒什麼錢,但過著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我知道,他懂音樂,對喝東西很挑,很執著,而且從小玩到大,我們跟兄弟一樣,一起經歷過太多的事,我一定挺他,所以把他當成主要的合作對象,而夭壽男,背著家裡的貸款,白天當汽車零件業務,晚上則是夜店的吧台,也是我們小時候玩伴裡,最晚進入酒吧行業的,但也是在這個業界待最久的,當時也有著不錯的人氣,但是大家都沒資金,只有我還可以,當然,以當時的交情,這個問題一定是我來處理,但談好了經營由他們,我負責找點,裝修設計,做著幕後支援的位置(但也是因為這樣,當時的客群很多都不知道我是老闆),也因為想要有咖啡這個品項,開業前帶著大嘴去上了咖啡的認證課程,拿了SCAA(註1)的咖啡師認證。
後來也請了一個咖啡師來做咖啡,店開了之後又請了拉花老師來店做一對一的教學,試著想要把咖啡,跟酒一起做到專業,然而,這些上課的學費都是由我這邊支付的,在當時,我家的陽台時不時都有朋友來派對,小小的陽台常常擠了一堆人在一起聊天,喝酒,談心事,是一個大家可以解憂愁的地方,也因為這樣,百憂解陽台(Prozac balcony)就誕生了,而店鋪的英式風格跟門口的電話亭則是紀念著我們小時候的天母犁舍。
而當時我們幾個好到,相約到行天宮,當著神明的面前,歃血為盟成為結義的結拜兄弟,而我也被大哥大哥的稱呼,只不過,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演變,跟電影演的不太一樣。
想法轉換成行動
而在開店前我知道一件事,就是事在人為,但同時也知道一件事,餐飲店(公司)新開業第一年倒閉的機率是70%,1~3年內倒的機率是再70%,5年內倒閉的則是再70%,這是以前上經營管理的課程時,老師常常提到的,能不緊張嗎,所以花了整整一整年構想與計畫關於商品/定位/商圈/客群等相關我們想的到的事情。
1.商品
明確的走向是調酒為主
2.定位
主軸為搖滾樂/酒/室內氛圍/酒都要到有特色跟專業
3.客群
還不知道,但盡量不是朋友
大概就這樣,就開始了,然後鎖定商圈,明確的指定了大安區(因為我住文山,單純覺得方便)不過,當周邊的親友知道,來自各方的關心跟擔心,一直都沒有少,甚至酸言酸語,但我的立場一直是,如果是有過類似經驗的朋友給我意見,我會很樂意傾聽學習,但可惜的是,大多都是以個人的想法,或是以長輩立場來給予意見,我就沒有多做回應了。
開始找點的時後一直發生了很多很奇怪,也很神奇的事情,我們後來營業很多年的這個地方,其實不是一開始的第一個地方,熟的人都知道我們第一間店的位置是在安和路235號,但是我一開始鎖定的店面卻是在復興南路,後來待了快10 年的那個位置,而那個時候是一間叫做堤摩咖啡的傳統咖啡店正在經營中,當時在尋找店面的時候發現了這間,也一直有在關注它。
有一天經過發現他在頂讓,立馬二話不說找老闆談,結果是踢到一次又一次的鐵板,記得前後談了應該有5~6次,這個老老闆的頂讓金開得很高,死都不讓,而且很高傲勒,記得好像是開價百多萬這樣,可是我關注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其實他店裡沒什麼客人,而且設備老舊,潮濕,一堆泛黃的舊漫畫,出品的東西很不優,像是20,30年前的那種泡沫紅茶店,加上漏水很嚴重。
去找他洽談的時候為了釋出誠意還跟他點了一杯黑咖啡,而他煮了他們出品的黑咖啡,油垢味重到我一口都喝不下去,一點都不覺得值這個錢(那一杯咖啡我有買單),要不是我一直覺得位置還不錯,才一直不放棄跟他洽談,直到後來談到我心灰意冷了,才決定應該放棄。
而同時在浦城街也看了一個點覺得不錯,初步評估好了也準備要談下去了,一天帶著大家認真評估完後到當時的Roxy junior(註2)喝一杯休息,遇到了當時的店長聊了一下後,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千萬要三思,這裡(師大路)已經不行了,大家都準備要被趕走了(2012年事逢師大路群體住戶抗議,當時的地下社會/Roxy J後來陸續都因為住抗陸續退場了)
呼,好險頭沒洗下去,這是當時我覺得遇到的第一個貴人。
而後,另一個機會又來了,在基隆路跟樂業街口,這個則是另一個烏龍,當時約了屋主看了現場覺得空間不錯,也丈量了,圖也規劃好了,準備要談定的前一天還開了會,商討了所有開店的細節,信誓旦旦地準備要大幹一場了,然後我約了房東,隔天早上洽談,結果隔天早上到現場時,約定的時間到了,遲遲不見房東,打電話聯絡了房東,然後他說他也在門口,可是我怎麼也沒看到,莫非是穿越時空這樣???
接著經過了一番解釋跟說明之後,我整個傻眼,原因大概是這樣,因為房東家裡不止有一個店面在租,電話裡約定的時候他一直以為我要談的,是另一間他們在中和的店面,因為我看的這一間,早已經在我丈量完沒多久就被人租掉了………..(後來得知租那個位置的店是以前名叫補習班的酒吧,不過後來不到1年就結束了),所以那天早上我在基隆路,房東在中和,我們在正確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通話。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此….
香菇難受覺得冷,整整失落了好一陣子,而前前後後陸續經歷了幾個沒有緣份的位置。
慢慢來比較快
找店面,緣分真的很重要,不用強求,慢慢來比較快,該你的,終究是會出現的,而資訊的正確也很重要,忘了看了多久的店面,記得是不太短的時間,而我前份工作還沒正式離職。
安和路235號就出現了,而這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門牌號碼。
一樣的流程,丈量,規劃,評估,決定,就是你了。這次沒約錯地方,好險房東也只有這個店鋪在租。商談斡旋了幾次後,一直告訴了房東,我們要長期經營,表達誠意,然後需要花很多錢裝修,巴啦巴啦,其實就是希望能拿到便宜點的房租,結果最後好像沒便宜多少,最終是簽了6年的合約,並且花了6、7萬申請室內裝修簽證(怕被檢舉),希望合法的開始進行,而一切就在這樣慌張的情緒中開始了。
設計的很謹慎,顧慮到很多細節,工地裡能做的都跟師傅一起施工,CD,家裡搬來的,素描,自己畫的,我把它當成是自己家在裝修(當然是因為喜愛搖滾樂使然給的熱情),材質,隔音,油漆顏色,各方細節,盡了我最大的能耐了。
不到20坪的店鋪,整整施工了2個月,陪著師傅一起施工,同時還要討論著開業的商品細節……累,翻。
結束了嗎,並沒有,考驗才要開始。
開始開業,因為剛開始客群還未成熟,所以剛開始常常會有看起來,不太像是會出現在店內的客群,當然很多也是朋友熱心帶來的,比方說,看起來是在酒店上班的,或者是看起來像是常去酒店的,有一直吵著要在室內抽煙的,也有開酒來喝就把你當少爺的,很多有趣的現象,倒不是不歡迎,只是有時候不太尊重店家,當然互動也就不會太好,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出現了。
然而在安和路的時期,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樓上的鄰居,即使是過了那麼久,我還是認為,他是壞人。當然,喝酒的人難免有聲音較大的問題,當然我們也不是要開店來吵鄰居的,噪音的問題,不管是在開業前或後都是我很注重的,所以在裝修的時期特別注意隔音的問題,能包的,能封的,能塞的,也都處理了。
雙層玻璃,大門下氣密的門縫條,在室外基本上完全聽不到室內的聲音,不過客人出去就很難規範了,只能盡量勸導。
但,這些都抵擋不過,後來頻繁的《1999》市民專線,開店前的初期,因為知道鄰居很重要,所以,三不五時上樓拜訪送禮物,當時他還稱讚我是有為的年輕人,做這麼漂亮的店,勇敢的創業。
這個70多歲的阿伯,是記者退休的,心機很重,差不多過了2,3個月,其實生意算是還不錯,客人有穩定的成長,但是,警察,環保局來的次數也是穩定的成長,搞得整間店的士氣低落,我也很焦躁,我們是合法設立的店家,但,沒有人可以幫我處理。
我只好不斷地上樓溝通,他老兄還一直跟我說他沒有打1999,然後看了一下他家的格局,邊間三面採光沒有裝空調,正安和路上,每天車水馬龍,怎麼可能不吵,思考了一下後來決定做最大的退讓,協調由我們花錢幫他作氣密窗,讓他降低室外發生的噪音,結果他跟我說,他就是要這樣自然通風,不願意裝,結果還是溝通失敗。
怎麼辦,店還是要運作啊,但是到後來我才發現,他的心態是不想讓人在他家樓下開店,尤其是餐飲店,所以任何條件基本上他都不會接受,他還是繼續打免付費專線。就這樣過了段時間,其實從頭到尾我們都沒有被開過單,只是心情有些浮躁,而警察,環保局也都來煩了。
後來,我陸續收到台北市政府寄來的公函,從商業處,建管,消防,稅捐,好像差不多都有了,其中消防局來函是通知負責人去上課,針對長時間被舉報的店家,進行改善宣導這樣,而去上那個課,像是批鬥大會,去的業者,跟消防局吵得之兇,因為很多是檢舉到不能開店了,所有心血付之一炬。
比較了一下,好像我們還好,可是問題還是沒解決啊,索性,找了他們的講師支援,也是一個70多歲的長輩,溝通後相約了時間來我們店看看,看看可以怎麼改善,等到約定的時間到了,他帶著一個助理來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從前到後認真的勘查與評估了之後,給了我他的結論。
是人的問題。
你的店鋪沒有問題,跟鄰居好好溝通吧…
這是專家給我的建議
當然,關於這個協助後續就不了了之了,的確也一直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而店舖的生意則是慢慢穩定了,我以為,就這樣,我們可以和平共處了。恩,應該是我想太多了,畢竟他沒搬走,我也沒搬走,以老記者退休的個性,怎麼會善罷甘休。而後越來越誇張了,下來碎念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我們也是好聲好氣地跟他溝通。
一個週末,客人滿場,大家都在忙翻了,我在跟熟客聊天,忽然間開門進來一個阿伯,嗯,是住樓上那個,進來就一直罵,店長去跟他溝通,他說他在樓上一直聽到有保齡球在地上滾的聲音,而且很明顯。。。。。
我被攔住了,因為準備要衝上去跟他理論….
環保局跟警察來到不想來,但這邊的使用分區是住二,晚上11點後外面的環境分貝不能超過標準,為了這個問題,我自己買來分貝機,沒事就在室內外一直自己檢測關注,但沒想到後來居然被檢舉室外機太吵,(室外機有沒聲音的嗎??)話不多說,我又叫了廠商用隔音材把我的室外機包起來,只留下排風口,結果環保局來測,發現了很神奇的事情,我把室外機關掉的時候,他們測出來的環境分貝(註3)就已經大於標準值(安和路上本來就沒多安靜),我打開,當然也是超過,也就是說,這個時間在安和路上還開著的店,或是住家應該都是超過標準的。
我的頭上滿是黑人問號。。。所以是??,
我沒有被開單(到離開,一張紅單都沒有)
這個沒搞到我,繼續換招式,時不時從他的陽台倒水下來,淋到客人,更好笑的是,過年我們沒有營業,來店整理,居然警察又來了,說是有人報案說太吵,這時,我頓悟了,他不是在檢舉而已了,他是真心不要我們在這,不溝通(說真的,台北市的使用分區不明確,到處都是住商混合,沒有人想要開店讓鄰居覺得困擾,調整,溝通做的不會少,但有的狀況是你怎麼做都沒有用)
陸續,像這樣的烏龍事件層出不窮,說真的,累了,我只想問他到底想怎樣,但找也找不到他,還得要做生意,去報警也沒用,當中也試過找過議員協調,奇怪,明明是合法做生意,投資了這麼多錢,然後搞得求助無門這樣,我後來甚至於自己跑到警察局備案,我覺得一直被欺負,很不合理,結果警察不收我的報案,還苦勸我要找鄰居好好溝通…..
就是因為整棟鄰居都溝通完,大家都沒問題,就這個阿伯一直有問題,我們要如何是好,後來索性找到了里長,跟當初介紹我們租店面的仲介,請里長協助開協調會,聯絡相關人,確定了時間到仲介公司開協調會,時間到了,里長,仲介,房東,我都到了,樓上老兄沒出現,就這樣2次。
仲介還去他家按電鈴,明明他都知道時間,卻讓大家乾等,多麼自私的個性,我也心力交悴了,盡力了,也跟團隊,做了最後的決議。
一是結束,不玩了
二是斷臂求生,另起爐灶
沉澱了幾天之後,團隊的共識是,繼續吧,不然真的很可惜,而要繼續堅持得到的結果就是,第一年得來不易的獲利,全部又丟了回去,然後跟房東打了6年的租賃合約而經營了1年就再見了。而好笑的是,後來復興南路這個地點房東跟我們一年簽一次合約,然後簽了快10次…..屋主的心態對於承租方來說,真的也很重要,是不是很好笑~
我也這麼覺得,這就是人生…..
結論了一句話
“大部份事情都是可以被解決的,而複雜的是人”
<安和路235>
終了………
放棄很容易,堅持下去比較難
是視網膜效應,也是緣分使然,有緣緊緊相隨,沒緣強留也無用,也可能是上天已經安排好的劇本,只是沒有辦法先看而已,所以凡事,盡全力,聽天命,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當決定了要搬店,重責大任就落在我身上了,有了開店的第一次經驗,對於要找的店鋪條件,更有想法了,陸續看了不少點,但,對於本來要談沒談到的,復興南路二段309號這個位置,終究遲遲無法忘懷。
記得那一年的氣候,陰陰的梅雨,是5月份沒錯吧,下著大雨,而我找店面,是習慣騎著車到處晃順便看看環境(那時候安和路還是在營業),但是每次都會故意經過復興南路那個咖啡店的位址看看,到後來發現每次經過,門都是關著的,一直在想,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天,騎著車往回的路上,經過復興南路,習慣往對面車道的店舖看了一下,咦,看到鐵門開了一半,想了幾秒,直覺式的迴轉,厚臉皮的鑽進了店舖,裡面還是那個提摩咖啡的場景,但我看到的人,一個是房東,一個是當時的承租方,可是是一個年青人,原本那個老老闆不在。因為很唐突,但也表達了來意,跟雙方留了聯絡方式後就先離開了。
不過這是好的開始,後來輾轉找到最早以前,真正提摩咖啡的原有老闆,發現他在附近有開另一間咖啡店,厚著臉皮跑去拜訪他,想試著還原一下整個事件的來由,這個原本提摩咖啡的老闆是個好人,他很熱心地告訴的我所有的事情的來龍去脈,讓我可以把心裡的疑惑完全解開,是我覺得,遇到的另一個貴人。
也讓我知道,我最早去談頂店那個老老闆,是一個騙子,本來的提摩咖啡在這個位置,經營了約莫10年,生意很穩定,後來因為其他因素,將店,跟牌子讓給了這個老老闆,而那個老老闆,接手了這個店,經營得一塌糊塗,到無法收拾殘局,才想盡辦法,把店盤讓這個年輕人的爸爸,呼嚨他店舖的生意很好,而且聽說他們是軍中的同袍,被同袍欺騙的感覺應該很不好,然後爸爸想說兒子也在這個業界工作,希望協助兒子創業,讓年輕人來經營,而他頂讓的金額並不便宜,結果年輕人經營了半年左右,發現不是他說的那樣,生意根本做不起來,加上,這個年輕人剛結婚,老婆又大肚子,其實他也沒準備好要接這個店,加上其他種種因素,讓年輕人倍感壓力,才急著跟房東談退租,或轉讓。
經跟雙方了解狀況後,約了房東到安和路見面談,也取得共識,房東的意思是,年輕人頂讓的金額不低,如果我們要做,希望我們也能跟他頂讓,讓他不要賠太多。
“我賠的才多誒”
不過還是尊重房東的意思,畢竟機會得來不易,因為通常好的店鋪通常還沒來得及貼租,就會被租走了,而商談的結果,記得好像是20多萬頂讓下來,整間滿滿的東西,設備,桌椅,還有一堆漫畫,不堪用,老舊,跟還沒看到的超嚴重漏水,可是,我還有一間店也是滿滿的東西,如何塞在同一個空間?
這是另一個頭痛的開始
<搬遷,變化>
一開始做店雖然很辛苦,但我相信,大家都是很認真的想要把事情做好,過程中難免意見分歧,但大部份都能合理的取得共識,可惜的是,他們最後選擇和我結束關係的方式,著實讓我痛苦了很多年………..
一間店剛頂讓來,滿滿東西的店鋪(大部份的東西都不太適用),跟原有整間店的東西,該怎麼用最合理的方法,達成最後想要的樣子,不管是預算,時間,整合規劃,如何搬,店休要多久等等一大堆想到就頭痛的問題,正放在面前等著我千頭萬緒一把抓,理出個最恰當的方法,當時大家晚上都要上班,也只能分工,分頭去進行,隨時討論,修正,在開始裝修前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整間店的東西,該如何處理是好?
潔西提出了一個主意,也讓我們可以順利地往後進行,拿到店鋪的第一週,我們把要的東西留著,用不到的東西,跟可能可以賣錢的東西都標上便宜的價格,當中還包括了咖啡機,磨豆機那些用不到的,或是不要的,做了幾天的出清拍賣,而這個策略讓我們順利地把該清掉的東西清掉了,還回收了一些資金,印象中是超過了我們頂讓店鋪的金額。
覺得厲害!!
而後續的裝修過程發生很多小插曲,其中最難忘記的,連長期配合施工,經驗豐富的師傅都瞠目結舌,裝修到一半,整個長型的店舖,從騎樓到店鋪內,到後區廁所整排都在漏水,而且漏的還不少,這個是在原有天花板拆掉之後才發現的,更有趣的是,到樓上勘查,發現2,3樓都沒有住人,更神奇的是,2樓的隔壁樓上,也沒有住人,然後裡面有一顆我用雙手環抱都不夠長,像是百年松樹,那麼大的植物,從室內的牆上,一路沿著後陽台,長到外面………..全部的人都傻眼了。
最後釐清了一些事,樓上大部份的住戶都在等都更,所以房子空在那邊都非常久了,那個時候聽說已經談了10多年了,這也是房東為什麼跟我們的合約是一年一年簽的,經過妥協思考,我們是同意這樣的合約方式,因為依照當時的狀況評估,應該沒有那麼快,後來證明是沒錯的,我們待到快10年才搬走。
而那棵樹跟漏水的問題,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才解決,樹,最終是鋸掉了,但漏水的問題,其實是無解,因為樹根都進到建築物了,廠商處裡了很多次,用了很多方法,到前幾年都還是有漏水的狀況,最後使用了大絕招,才變得比較好,廠商從2樓室內的地坪。打了一條排水溝,然後直接往下鑽到我的天花板,做了個集水盤,接到冷氣的排水管導掉,真的也是天才,但的確有克服了這個問題。
而我找了一塊超大塊的英國國旗,垂吊在天花板上,一點都看不出來是要遮掉上面難看的集水盤,看起來就是刻意裝飾的樣子
這應該就是設計師存在的價值!!
這整個搬遷的過程,我們一起完成了很多不可能的任務,新的店鋪從裝修,到完成,1個月的時間,還包括了一週的搬遷。我,設計規劃,整合,陪著師傅一起施工,到最後一週的搬遷,真的還蠻厲害的,但大家,都累到了一個臨界點了,重新開業的那天,我們從中午就開始接待客人跟朋友,沒有收費,讓大家自由捐獻,來了很多客人跟廠商,然後一直喝,喝到酒商把員工灌醉,最後自己醉到躺在門口,被救護車載走然後對面站了一排人在看熱鬧,員工們陸陸續續的全部都醉了,我也是,記得才剛天黑不久,只剩沒喝酒的潔西,清理殘局。
一一送客,拉鐵門,還有很多晚上準備要來的客人朋友,敗興而歸。
這是復興南路百憂解陽台的第一天。
終於,沒有樓上鄰居的問題,所以連著2年的周年慶,找了很多樂手來玩現場音樂,也沒有被抱怨,覺得很不錯,不過,慢慢地,一些事情可能同時也在變化著,在復興南路開始的同時,因為希望能增加坪效,也能照顧到其他的朋友,開始了白天的生意(當時大家大哥大哥的叫,我也希望能幫朋友們製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當時的確是無私心地往這個方向思考著,不過最後的事實證明,這些都自找來的麻煩,沒有人會感謝你給過這樣的機會,可能更明確的說,還會責怪你為什麼要這麼決定,不就是因為大家都沒好的工作,大哥的店想要發展,想讓大家有個工作,又可以把大家都聚在一起,所以白天的團隊就架構了起來,大多是兒時的玩伴們。
我想,這一段,就是埋下最後結局的種子吧。
白天成本高,營收也不如預期,晚上是獲利的,但整體是不好的,上晚班的會覺得,辛苦賺的都被白天虧掉了,然後,是玩伴,就不會是好的同事,職責的分配,責任的歸屬變得複雜,有的情緒化,有的做事死板,能力不夠,又開始有誰跟誰不合,誰覺得誰不對,連潔西也被拖下水,因為就事情的處理責備了員工,而員工既是朋友,又是兄弟的女朋友,而心結的連動,在這個店舖裡慢慢複雜的一個個串接了起來,但我,又搞得裡外不是人,一下子這邊來跟我抱怨,一下子那邊跟我甩態,前前後後弄了半年多吧。
最後,是由我自己,一個一個面談,把我當初的決定結束掉,我知道,自己造的孽要自己處理,選擇還是回歸單純,晚上的生意。
這就是,把不對的人放在不對的位置,也是
你自覺的善,或許在旁人的眼裡是惡
只是你不知道罷了,看來是這是最佳的範例了。
晚上的經營,回歸到我跟大嘴,夭壽男,維持了一段還算不錯的狀況,到持續有分紅的機制,而且是每季都分,分到一開始他們都覺得,怎麼這麼多?因為公司都沒留什麼錢啊,都分出去了,當然不用想開店開辦預算的攤提這件事了。那一年的員工旅遊,我帶著大家到蘇梅島度假,租了一間有泳池的獨棟別墅,有廚師來家裡煮飯,真的是享受到不行的行程,晚上喝完酒最後,剩我跟大嘴聊了很多,而他告訴我他覺得他跟夭壽男不太能在同一間店了,開始也有些問題…..
從小到大,大嘴是我最挺的人,也是我最重視的兄弟,可以說是任何事我都會想到他,希望能讓他好,以他為前提,他說的事,我都會優先考量跟處理,而那幾年,台灣的精釀啤酒正處於剛發展起來的階段,一個個在地的精釀啤酒品牌的成立,代理商也絡繹不絕地提供品項,精釀啤酒店,Bottle shop,是那段時間,最熱門的項目了。
而我也把這個事情放在心裡,盤算著應該來開一間精釀啤酒為主的店舖,跟原本的調酒店客群不衝突,又有新的項目可以嘗試,然後讓他們倆一人一間店,解決衝突,與各自發展的問題,why not,不過,開店資金還是要我想辦法啊,他們又沒有這個條件。人呢?沒有人要怎麼做事。
然後,可能就是管理學在說的視網膜效應,也可能是緣分,當時因為有這個想法,也很恰巧的招來了一個新的正職,從美國回來的,也常常在跑精釀酒吧,記得當時好像是跟店裡的幾個同事約去精釀啤酒店坐坐順便市場調查一下,到了當時做得還不錯,老外開的精釀啤酒店,大家正聊得開心時吧台跟我搭上了話,好像是覺得我們很有趣,整間店可以約出來喝酒,感情應該不錯,然後聊著聊著越聊越多,聊到我們接下來的計畫,而最後的結局是,他加入了我們精釀啤酒店的團隊,剛好那時他比較有在跑精釀啤酒店,輾轉介紹了一間又意願要轉讓的精釀啤酒店>小倫敦,當時已經經營了2,3年,比百憂解晚一點。
店鋪的各項類型,很符合當初的需求,人力的配置也還可以,大家討論完。頭就洗下去了,當然,我還是絕對股東,也讓大嘴,帶著人馬,進入精釀啤酒的市場,也正式1分為2,成為2間酒吧的經營模式,幾經考量後,維持了原本的名字,就這樣,開始了同時經營著調酒吧,與精釀啤酒吧。
04<中國的投資>
在小倫敦精釀啤酒吧的初期,因為商圈不同,商品差異也大,我們盡量推廣跟運作活動,從對精釀啤酒的半知半解,透過不斷的品飲,上課,從客戶,廠商端的互動,甚至到自己也試著釀啤酒,把這個項目,做了通透的了解,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概念,也不斷思考著,如何在這個產品,得到更多的發展。
加上後期門司燒開在斜對面幾乎每天都往這裡跑,當時剛好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從中國過來的商人老蔣,說是在當地做設計,想在當地做個酒吧,趁勢來台灣考察,這個老蔣,第一次來台灣,一下飛機,就從機場租了車,全台灣趴趴走,整個跟我印象中的大陸人來台灣要跟團,講話很大聲,會隨口吐痰的氣質不太一樣,喜歡旅遊的特質跟我很像,又是做設計的同類人,當然好聊,也交流不少,相談甚歡後,邀請我們到當地看看市場,瞭解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合作的機會,這個拓展生意的大好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也少不了兄弟大嘴,於是就帶著大嘴。飛到了安徽>合肥
就是書上唸過的淝水之戰的合肥
李鴻章的故居。
我跟李鴻章還真有緣份~
居然會踏上這塊土地…..
在當地參訪了幾天,發現當地的飲酒文化跟知識,跟台北差了非常多,約莫相差了近15年,我們在談論的是,精釀啤酒在當地的發展,有人在做,但不多,討論了非常多東西,覺得可能是一個機會,當然,也有風險,本來,只單純的想當供應商的角色,提供貨源,與相關活動的安排,訓練的提供,到後來,他們希望請邀請我們一起,變成股東。
一個晚上,我們在當地的酒吧的室外區,下著雪,我跟大嘴討論著是否合適,
他說:老大怎麼決定,我都會相挺!
嗯,不就是希望帶著大家,一起在這個市場闖出一些名號嗎,讓大家變得更好,在大部份需要決定方向時,這個考量都是我的思考脈絡。當然,也評估風險,風險是什麼?當然就是倒閉~而這樣的風險我能不能接受。當然,我必須自己承擔。跟對方談好細節後,做了人事安排,讓大嘴擔任台幹支援,等店開了,帶著我們的人到合肥,做人力支援與訓練,階段性任務,直到他們當地的員工可以上手獨立作業,而幹部的酬勞,包住,也包他兩岸的公司都有薪資可以領,而同時小倫敦也培養出了一個店長,可以獨立作業運作店務,而我則是到處跑來跑去,覺得十分忙碌,到處視察店務,從台北,新北各區,到安徽,從餐廳,啤酒吧,到調酒吧,還因為這樣,因為當股東,跟當地的合作對象去了一趟新疆,當然也是畢生難忘。
但慢慢的發現,一些事情生了些變化,,對岸的股東看似人都不錯,但是在店鋪經營的部分,好像有些東西有隱瞞,我沒有常在,當然不會知道,安排團隊過去,就是希望當我的眼線,讓我能適時做評估與溝通,結果是我安排過去的團隊,把這個旅程,當成一個自己開拓視野的機會,玩了很多地方,結交了不少朋友跟在地的廠商資源,但是耗費著我的成本。
而店的狀況,卻沒有清楚的適時回復狀況,讓我能夠及時的思考應對,也沒有用對方法,藉由台灣管理團隊的力量,讓他們變好,當然,在地股東跟工作人員都有很大的問題,不過,我並沒有得到像這類的消息回報,大部分都是,幾次的我自己到現場觀察出來的 …..過去其實沒幾個月,大嘴就說他不行了,想要回來了。
弄來弄去,一團混亂,最終,協調在地股東,我讓他回來了。但,小倫敦已經有店長了,只能讓他再回百憂解跟夭壽男一起,而我,自己處理合肥的店,其實,後期也發現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有很大的問題,除了自己人員運籌不當之外,對岸的合作對象在誠信方面有著很大的瑕疵,雖然人是不錯,可是畢竟是做生意。最終是逃離不過經營不善,倒閉的結果。
前後大約也就不到2年。
也是一個紀錄,而這一切,當然我自己承擔。那個時期常在中國各地遊走,最常聽到的是安徽出騙子,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插入傷痕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這麼重視朋友到,有時候我自己怎樣都沒關係,這也常讓潔西有所抱怨,她一直擔心我吃虧。而當時店裡的狀況可能是,因為一連串不斷在調整的過程,讓大嘴覺得這也不是他想要的經營模式,當然,這個時候的他,有著豐富的實務經驗,也已經看過了強國大世界,應該有著自己明確的想法,早就已經不是我剛一起出來開店的那個大嘴了,因為店務都由他主導,廠商資源,客群,員工,對岸資源,也都圍繞在他的旁邊。
可以說是,所有的資源都圍繞著他,也成了廠商間的紅人,當然,這些跟我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因為他並沒有選擇告訴我。
而回歸到百憂解之後,我做了一個決議,可能也是讓他決定跟我分開最大的原因之一吧,我讓店面開始做攤提,固定將我投入開辦店面的成本回收,剩餘的部分再做分潤,其實,是我晚了幾年做這個事,當中也是擔心店面盈餘不夠,但在以前的公司,這是必然運作的流程,不過在他們的眼裡看來不是這樣的,覺得是我剝奪了他們的權益,雖然接受了,但並不愉快,直到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告訴我,他們不想做了。
像是這樣的比喻:
本來是你的投資盈餘,因此替兄弟著想,覺得大家更需要。所以只要有盈餘,就不斷分配給A/B,從年分、變半年分、再變季分,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導致於公司沒有什麼預備資金,後來發現不對要換個方式,做了調整,兄弟就翻臉了。
也像是這樣的比喻:
甲跟乙的交情不錯,知道他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 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 於是,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乙就不爽了。 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甲想給誰都可以。為此,他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而我還記得他們剛領到第一次分紅時臉上滿足的表情……
記得剛搬到復興南路一陣子,學長Johnson來找我,看到店的生意很好,很替我開心,但也提醒我,如果他們(大嘴跟夭壽男)被同業挖走麼辦,因為客人都是他們的,要小心~
當時我還信誓旦旦的跟他說,不可能,大家都是兄弟,大家花了這麼多時間經營,而且我對他們不錯啊,如果真的這樣,大不了就不做了,現在想想,我還真夠灑脫的……
結果真的耶,我被fire掉了。
這可能就是人家說的,不做最大,2個手牽手,一起走,這間店,他們沒丟半毛錢,走,當然也走得灑脫,當時告訴我的是,不想做這個了,想休息一下,再看看後續如何,我真的以為是,還替他們想了很多方案,離開的時候還擔心他們生活的狀況,各別包了不錯的紅包給他們。
而後續市場跟熟客跟朋友間傳言更是精彩跟令人髮指,真的是令人傻言到極致,什麼理念不合,什麼我把他們開除,什麼我去他們開的店鬧事,各種奇怪的傳言。我,一次都沒進過他們開的店(有的話應該是在夢裡),而得知他們開業時我還請人送了盆栽過去,雖然心裡滿是疑惑,我對他們在背離我之前,甚至是很多人跟說我還是不信,我一直是充滿情義的,在我完全的認知實情之前。
當然,店裡變得一團亂,客群也因為他們的離開,少了很多…..而當時我還同時需要處理中國那邊,跟餐廳的擴張…這些事情,雖然麻煩,但我還是慢慢處理,見招拆招,一步一步來,把事情解決。
直到聽到潔西告訴我,他們開新店了,我還跟她說怎麼可能,他們告訴我沒有要開店誒,我們是兄弟誒…..
直到證實了,周遭的廠商,包括我店裡的員工都知道了,只有我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
被背叛的感覺。
像是被捅了一刀,
而用被捅一刀來形容,跟用被割一刀來形容有什麼差別。一個是表面,痛一下,雖然可能有點疤痕,但很快就痊癒,另一個是,看起來沒什麼傷口,但很深,可以致人於死地,也會痛很久,基本上很難好,當然也理解了,原來歃血為盟的兄弟情誼是可以隨時不要的,可是我不是這樣的人啊,我該怎麼辦?
而我是因為後來得到更多,更深的痛苦,更恐怖的經歷,導致於,已經不在意,本來對我來說是很痛的東西,不過,也這樣過了好幾年,到現在我已經覺得,都沒什麼了。
忒修斯之船
到現在,從店出去自己開店的員工很多個了,其實,我並不在意這樣的事,而且覺得很好,畢竟這是很正常的發展,可能我在意的是,能不能互相誠實以對,能照知道會一下當然更好,對互相都是一種尊重,畢竟在同一間店,互動都不錯,也沒交惡,實在也不需要這樣,況且是把整個店的經營都交出去了……
其他沒有關係的員工就算了,大嘴,畢竟曾是兄弟,溝通,不是應該的嗎,而選擇絕交,一句話也沒說,應該是要逞罰我吧,到現在我其實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只知道,我痛苦了很多年,不過,也不重要了,我也已經不在意了。
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原諒了嗎,我可能比較認同蔡康永說的,
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在百憂解過7年週年慶的時候我從國外包了一桶單桶威士忌,取名叫忒修斯之船,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逐漸被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如果百憂解的主要負責經營的對象,去經營了另一間店,那原本的百憂解還是百憂解嗎?
老黃
我的小學同學,以前一起打球,常常被我撞飛,覺得我跟怪物一樣,在那時的國中年代,畢業,出社會之後就沒有再聯絡了,直到開了百憂解,開始有了臉書,大家聯絡到了,也變成店裡的常客,也才知道,建中,台大的高學府出身,又是日文老師,也在酒吧工作過,跟朋友合夥機車店被出賣過,這一路的經歷,可以說是跟我如出一轍,所以,在百憂解剩下我自己
的時候,他來找我的頻率更加密集,一部分是關心我的狀況,對當時我經歷的狀況憤憤不平,因為他完全知道百憂解的組成結構,另一部分是知道當時我所有的店同時都在運作,也是最忙碌跟緊湊的時候,當然,也是壓力最大的時候。
而我跟他,就像互相找到了一個可以吐露心事的出口,所以我們就像在臭水溝遇到一樣,狼狽的,常常在深夜的百憂解裡,遇見蘇格拉底,就像是深夜在加油站遇到蘇格拉底(註4)那樣,我們互相是互相的蘇格拉底,互相傾聽,討論,常常一不小心就到天亮。
直到一次打烊後,我隨口問了他有沒有興趣加入百憂解的團隊,協助我管理,跟經營店鋪。他看起來很訝異,也有點興奮畢竟他說過,離開酒吧之後就決定,再也不碰酒吧業了,但可能是人的因素,也可能是店的因素因為,他很挺我,最終他是興奮的加入了,而且是有付費投資的,實質股東。
這應該算是我在百憂解的,第一個股東,剛進來時,很認真,也很專注的希望能讓店鋪變好。不過因為他用的是偏向日式酒吧的經營想法,我也適應了一陣子,但沒多說什麼,畢竟也是授權讓他處理,但後來慢慢發現他在店喝多了,時不時會有情緒失控的問題,慢慢地有時也會有暴力的傾向,但是因為我忙著處理別的事情,小倫敦也是在那陣子轉讓掉的,也認為百憂解因為久了,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就讓他全權處理,偶而跟他討論店務,一直到我確診癌症。
他也是少數我一確診就知道的朋友,也是我在醫院時,唯一有來探病的,當然,因為我沒公開,我有將近整整一年沒有進到百憂解。
只有用訊息溝通些事,大部份的時間都在休養,跟思考。直到慢慢地回復狀況,偶而回到百憂解看看,本來也都覺得還不錯,團隊調整的有逐漸變好的趨勢,直到開始出現人員的問題,而且很嚴重,然後破壞店裡的東西,等一些蠻脫序的行為,也都跟老黃有關係,持續跟他進行溝通後,到我發現他一直都有精神上的問題,然後有惡化的趨勢,加上我也沒辦法陪他抒發一些情緒上的問題,導致一些事情越來越麻煩,到後來,新任的店長本來做得還不錯但也告訴我,再這樣下去,他也不想幹了。
逼得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大家都很喜歡百憂解,希望百憂解能繼續下去,也因為這樣我們在清醒的時候溝通了很多次,最後達成共識,他責任終了退場,由我回復管理,而我們結束股東關係,但維繫住了彼此的情誼,因為他跟我說過不止一次。
他不是大嘴。
<百憂解3.0>
2020/12
復興南路都更案正式通過程序執行,也確定了我必須結束了百憂解在復興南路將近8年的日子,加上安和路的一年,百憂解陽台成立至今,已經將近10個年頭,發生了好多好多事。8年,足以大學畢業2次,足一建立一段很好的關係,也足以摧毀一切情誼。
而我,再一次的面臨
取捨,去留
續……….
雖然一直有所準備,也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不過,真正明確的時候,心裡難免覺得不捨,因為真的很久了,在這個地方,實在是發生過太多事情了。
但是換個立場來想,也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無論是好的,或不好的,的人事物。
也可以淘汰一些老舊的設備,更新些生財器具,不過,維持原本百憂解該有的樣子,則是這次的工程最大的目標。於是就開始了。
經歷過多次的苦頭,這次決定,希望把除了營業上的問題之外,其他的不可控制因素全部排除,比如說鄰居的問題,商圈的合適性,簡單的來說,就是要找純商業區,雖然租金的成本可能會比較高,但至少可以比較安心,也能有商圈的加分。
而盡量不要離原本的距離太遠,讓一些舊客戶可以方便些,師大商圈已經沒落了,剩下的就是公館了。
其實從舊房東那邊得知都更明確的訊息之後,陸續都有一直在看,適合的位置,不過遲遲都沒有合適的地方出現,直到房東把我們要搬家的時間確定了,也很巧妙的,沒多久,新的地方就出現了。
空間稍嫌小了一點,不過還可以接受,反正小小的,感覺有到,也比較熱鬧,純商業區,完全合法登記,除除了餐飲,酒之外,可以運作多種文藝相關業務,展演空間,更好的是,位置很方便,台灣大學正對面,雙捷運中間。
不過是在地下室,剛好,我們也一直有個想法,希望讓客人可以從代表百憂解精神的電話亭進入,到我們的店裏。
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一邊洽處理租賃合約,一邊則是進行最燒腦的規畫配置,要怎樣把它變成,心目中的那個樣子呢~
一般如果店鋪的施工裝修要快,拆除工程就會降低,基礎的泥作工序也會減少,不過,可用的空間相對就會比較少,空間規劃的彈性也會比較低,而以我們在施作的習慣則是,拆光光,重新開始。
拆到見底有幾個目的,除了要爭取這寸土寸金的空間利用之外,水平,垂直的校正,洩水坡度的安排,也十分的重要,以餐飲來說,尤其是酒吧業,汙水排水的順暢程度,十分重要,需要合適的排水管徑,搭配過濾的攔渣系統,定期的清理保養,得以讓你的工作吧台或廚房,免於堵塞之苦。
而店鋪的施工,跟住家最大的不同,複雜度較高的地方則是在於工種的安排協調,分配,甚麼時候進場,換誰進場,怎麼搭配,甚麼時候要快速銜接,甚麼時候可以一個一個進場,甚麼時候要一起進場,加上緊湊的工期,無疑是跟時間賽跑的戰爭。
再來就是尺寸上的誤差,拆除完成之後的店舖,複量完的尺寸跟原始丈量的尺寸可以天差地遠,也就是代表,配置要做調整,位置也要調整,所以必須在清空的空間裡,帶著木工師傅現場放樣,快速調整成最合理的配置,這個階段就變成很關鍵了,要有準確的開始,後來才不會重工,增加成本,也增加工時。
整個店面搬遷的流程,因為有過上一次的經驗,相對地變得順暢許多,也果斷的屏除了一些,看起來可以節省預算,但實際上會增加很多施工度,跟增加工期的選擇,也放掉了一些具回憶性的代表,是一種斷捨離,最後也順利的完成了。
希望是下一個10年的百憂解陽台ProzacBalcony3.0。讓它看起來有點不一樣,但一樣很百憂
(註1)
SCA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成立於1982年,是世界上最大最具聲望的國際級咖啡協會,以30幾年的努力,帶領著咖啡界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做出最佳的咖啡。藉由互相探討的機會、極度專業嚴謹的認證教學、大幅廣泛的深度研究,來達成認定、展拓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使命,以建構出精品咖啡的未來。
(註2)
Roxy J:為Roxy系列旗下的老店之一,後來因為師大路住抗的因素結束營業,而Roxy系列的店也在2020年全部結束,結束了近40年的搖滾酒吧神話
(註3)
環境分貝:
指的是室外的空間在沒有任何機器啟動時,外在環境發出的聲音音量。
(註4)
深夜在加油站遇到蘇格拉底:
蘇格以加油站的本質「服務他人」暗示著米爾曼:懂得知識愈多、學識愈高,也不見得是真正的擁有,唯有將自己的人生觀提至更高的層次,投入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方能拋開外在的財富、名望與權力的束縛,創造一個屬於自己人生的意義,進而獲得滿足與快樂。
以上內容為野男人大病一場後,從記憶的深處勾記而成自我省思的類回憶錄,歡迎分享連結:
請載明出處。